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361章:一切为了家族

大明皇长孙 第361章:一切为了家族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15 23:13:06 来源:八一中文

从老师家离开后,刘不易就直接到了群英商会为老师安排的住舍中。

是一个小院子里,里面有四间房,房间不算大,但位置很不错,出门不到一里地,就是学堂所在。

进了房屋内,刘不易升起火盆,屋内才开始渐渐暖和起来。

“商会真是大方,这个地段的屋子,牙行那边,少说一個月怕得要一贯宝钞,竟是免费给住,还过几天,还能去领取石炭,当真不错。”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就这般离开,怕是过上几天,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寄居在同乡家中,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便就看人家脸色过日子。”

刘不易自语着说着,手也没停下,将石炭添加入火盆里。

刚刚加进去的石炭,大致是因为有些水汽的关系,有一股子刺鼻气味,随着燃烧,便就消失掉了。

石炭的燃烧是有毒性的,朱英对于商会,也只是交代了一声,并没有过多的重视。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跟现在大明的建筑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明代的房屋,并不是跟后世那样属于一个密封的结构,而是有着良好的通风性能。

像是屋顶的瓦片间,都是有着缝隙。

所以燃烧石炭所产生的毒气,不会在室内累积,很快就会流逝。

这自然也有一个缺点,夏天更凉爽,散热比较好,但冬季的保温效果,就相对而言要差上许多。

收拾好后,刘不易从袖子里掏出一卷书籍,并非是文人常读经义,而是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兵书。

看到兵书,刘不易不由心中想到方才在老师府里的事情。

“老师看事情,当真是通透,不过我也原本以为老师会暗中和太孙殿下作对,没成想真的就置身事外了。”

“太孙殿下威望与日俱增,如今文人不知,可在军中,人人膜拜。”

“便是多少明事理的读书人,嘴上不说,心里头也暗自佩服。”

“老师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心里头想完,刘不易便就打开兵书,认真的阅读起来。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老师刘三吾,此刻在府邸内,让老管家照着他的一封书信开始摘抄起来。

老管家从小就在刘家长大,是真正的家生子,忠诚方面,绝对是值得信任的。

“老夫自号坦坦翁,没曾想在今日,却做下了这等之事。”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刘三吾像是对着老管家说,又像是对着自己说。

老管家闻言,微微停笔,安慰道:“老爷此事在我看来,乃是大义所为,这等行事,老爷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族。”

“得老爷赏赐,我才有幸读书识字,明白事理,这天下,均是先有家,后有国,无家哪来国。老爷这番抉择,自是对的。”

老管家说的家,是家族的家,而不是自家的家。

刘三吾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是离不开家族,或者说这年头,无人可离开家族。

听完老管家的话,刘三吾青轻叹一声道:“儒家有言,天地君亲师,老夫一声颠沛流离,晚年才得陛下赏识,这才有了今日。”

“无论是王权富贵,亦或是勋贵大臣,老夫从不妥协,却在今日,终于没能恪守本职。”

“罢了,罢了!”

刘三吾语气唏嘘感叹。

自洪武十八年由茹瑺举荐‘以文学应聘’入朝后,至今已有七年时光。

官场之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但不失根本。

现在,一言难尽。

那老管家所摘抄的书信,便就是刘三吾所写。

洋洋洒洒上千字,仔细的讲述了群英商会开办学堂,将会对所有家族所产生的各种不利。

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几代人的努力,怎能输给一个科举。

寒窗十年的苦读,就能超越一个家族,这在现在的读书人,亦或是刘三吾看来,多么可笑,多么荒唐。

是以,刘三吾便写下了这封书信。

因笔迹的问题,刘三吾在个人的书法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凡熟悉些的,皆能认出,便就让老管家重新摘抄一份。

这般当传开时,也就牵扯不到自己身上。

“这学堂之争,从来就不在京师这边,而是在全国各地,张信,白信蹈,你们在京师如此高调,岂不是自讨苦吃。”

想起翰林院里发生的一切,刘三吾就感觉有些可笑。

这京师什么地方,那里不是有着锦衣卫的暗线。

说不准翰林院里,就有着陛下的亲信。

说的那些话,要不了一两个时辰,就会详细的被记载传信到陛下那里。

刘三吾常言自己没有城府,说什么事情都率性而为,坦然以对,可这不代表他愚蠢。

真要愚蠢,也就活不到今日了。

都已经是八十岁的人了,完整的经历过元末大乱,大明建国,什么事情不能看透。

有些事情,嘴上不说,心里头门清,就看想不想做了。

没过多久,老管家就已经摘抄完毕。

刘三吾起身,接过自己所写的那封,而后颤巍巍的走到火盆旁边,放了下去。

看着逐渐变成灰烬的书信,刘三吾叹了口气道:“传出去吧。”

“小心些,不要透露了自身,乔装打扮一番,莫要让人认出来。”

老管家应道:“我晓得了,老爷。”

说是老管家,实则也才六十多岁,在八十岁的刘三吾面前,称不得老。

其实在大明活到六十岁,并不是很稀奇的是,便是八十岁都算是正常。

唯有九十多,上百岁,才叫真正得了长寿。

这般看来,好像都跟后世差不多了,似乎有些不对,然多数百姓,是活不到这个年纪的。

百姓,首先就是操劳过度,营养不良,到了五六十岁,身体就开出出现各种毛病,最关键的是,还不见得有钱去治。

多数老人,是因为饥饿,寒冷,酷暑,劳累,有病不治,才会早早逝去。

像是家境优渥的,族里都有良医,平时也无须耕田,习文练武,自然身体强健。

便是刘三吾年轻的时候,也是懂得几下,寻常几个普通男子,近身都不能。

似乎很多人有一种错觉,好像书生都是手无缚鸡之力。

实则这个想法,差异极大。

哪怕是穷困寒门的读书人,一般是不下地干活的,即使家里穷也不下地,这叫体面。

这年头,别说什么功名,能够识字读书的,都叫了不得,族里头家家户户都恭敬着。

就跟后世村里头,有大学士一个道理。

在吃食上,基本上全家供给,乡里邻间,也时常送来吃食,富裕点的,鸡鸭鱼肉经常送。

什么遭人白眼,不存在的。

一则谁也不知道,今日的读书人,明日是否能中举,二则哪怕是童生,那也是叫有学识。

多的是人想请其教授自家子嗣识字。

寒门,也是门阀。

和普通百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足够肉食的供应,身子骨当然要好很多。

尤其是现在的大明初,多少都会几下招式练身。

还有身体素质,别的不说,比后世八成普通人,要强上太多。

要知道,所谓上京赶考,动辄数百里之遥,那可都是双脚过去,身体素质不好,连京师都无法抵达。

个例当然是有,就普遍来说,书生的力气,至少比普通的庄稼汉来得更大。

所以刘三吾现在的选择,也是能够理解。

没人家族,便没有今日。

现在太孙殿下,要掘家族的根,刘三吾也只能出手了。

在明哲保身这块,他也是非常熟练的。

......

正旦前日,京师大热。

呼啸的寒风,也阻挡不住百姓们出来逛街的好心情。

今年的京师,格外热闹。

在群英商会的操控下,各种美食广场,杂耍灯会,甚至还有说书大赛。

各类节目,络绎不绝,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今年正旦,怕不是有多么的热闹,我听说但凡是有资格进宫祝贺的官老爷,都发了两身新衣。”

“可不是吗,就是这吃食太多了,往年都没见过这般多的,还有那么多新奇玩意,连蛮夷那边货物都给运来了。”

“早上出门带了一贯宝钞,想着顶多花个几百文就行了,没成想大半天下来花了个精光不说,还想着回家取钱,真是...”

“可不是嘛,就算某家那节省的婆娘,平日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现在每次出街回家,都带着一大堆东西,难得,难得!”

能够住在京师的百姓,哪怕是坊间,看似穷困,实则都是有些家底子的。

只是自大明立国初始,勤俭之风盛行,有钱都是存着。

而朱英的一系列大方向的安排,摆明了就是要刺激消费,促进货物的流通。

都把钱藏在了家里,这怎么能把市场经济搞起来。

刺激消费很简单,那就是大降价就行。

贪便宜,自古有之。

朱英的大降价,可真真的把价格降到了底,没有套路可言。

为什么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往常,譬如胡椒每斤钞三贯。

但现在,买二送一,就问你香不香。

不仅仅是调料方面,包括其他绢布,米面这等硬通货,也是有大量优惠,不过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限购。

总而言之,先是想尽办法让百姓出门,然后就是以巨大优惠让其掏钱。

让你今天买了,明天还想买。

就连那小摊贩的冰糖葫芦,都是买一送一呢。

大明的百姓,哪见过这等场面,一下子就全套进去了。

而群英商会打出的标语,便叫商会百万补贴。

由群英商会出资百万贯宝钞,为大明京师百姓购买所需,弥补差价。

这等盛事,将会一直维持到正月十五截止。

这也给了很多京师外的人,赶过来的希望。

现在的京师,是真正的盛世景象。

此刻,大明皇宫外的外五龙广场,因为之前的拆除,显得特别广阔,现在左右两边,都搭建棚子,出售各地美食。

这里包含了十三省会的民间小吃,甚至一些小国的出名吃食,也包含其中。

这时,接近中间地段,又有人员在搭建棚子。

而这次的棚子,距离中间很近。

外五龙广场很大,但在开放出就有规定,必须保留中间足够的通道。

现在竟然有人在边上搭棚子,不过百姓也明白,唯有群英商会,才有这个资格。

越发多的人,好奇围了过来观看。

因为大家发现,这次竟有官府人员也在其中。

没过多久,棚子就搭好了,大约是前后各三丈左右大小,折算后世,大约就是百来平方。

没等百姓过来询问,官府的人,就在这里立了一个告示。

很快就有识字的人,大声朗读起来。

这个棚子,便就是朱英搞出来,类似于售楼部的概念,为买卖预售正阳门至这的新建房屋。

哪怕现在连拆迁都没有开始,也丝毫不影响。

也不是谁都能进去询问,想要知晓个中详细情况,须出示宝钞五千贯,展示身家方才有资格入内,且要登记户籍。

五千贯宝钞!

人群一下子就炸开了。

这棚子的逼格,也是顿时飞起。

别说五千贯,便是五百贯宝钞,那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大财,现在却只是个入内资格。

很多人觉得离谱,但不到半个时辰,就陆续有人从人群中出来,径直走了过去。

“那是陈掌柜,好家伙,平日里看着低调,竟有五千贯巨资。”

“快看,那是刘掌柜。”

“这个老爷子气度不凡,绝非常人。”

“刚才的年轻人,当真是看不出,必然是哪个大家后辈。”

一声声惊叹从人群中传出,可真叫开了眼界,每个过去的,都老老实实出示了五千贯宝钞。

仅仅一个时辰不到,就有十多人入内了。

有些百姓熟知,有些不知来历,但能够拿出五千贯宝钞的,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朱英改造正阳大道的计划,很早就在小范围传播,消息灵通的,也有过大概了解。

现在摆了棚子出来,显然已经定下。

自古讲究财不露白,所有来人,并非单独前来,少说都带着十来个护卫,为保安全,以免出事。

在棚子侧边,宋忠看着这一切,对旁边的千户吩咐道:

“但凡入内者,都记录下来,而后让弟兄们,翻看户籍卷宗,好生查验一番。”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执笔见春秋的大明皇长孙

御兽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