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朝堂捐银

臣等知罪!众臣们齐声俯首,跪倒在地,一片惶恐。

崇祯帝的声音划破沉默,诸位,起身吧。他的目光扫过跪拜的臣子们,依李邦华之策,太子、永王、定王,以及宫中的眷属和少数忠臣随朕前往南京。余下臣工,与朕共守京师,静待援军。至于南行官员之名单,由李邦华全权负责,务必精心筹划。

崇祯帝心中清楚,历史的车轮再次转动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面对坚守、逃亡、和谈这三条道路,他早已决断,逃亡这一条,他早已将其剔除在外。

逃亡,那是何等的国之耻辱!若天子弃国门而逃,那将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极大不忠。辽东的战场上,无数英魂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荣耀,岂能因一时的软弱而化为虚无?

更为严重的是,那千里迢迢赶来勤王的吴三桂,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若他重蹈覆辙,像历史上那样选择投降,那么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届时,崇祯帝不仅无法面对朱家列祖列宗,更无法面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以及那些因战乱而遭受涂炭的百姓。

再排除和谈的可能!我大明王朝,自古以来就秉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我的底线,决不容许有丝毫的动摇。

此刻,他不能,也绝不会坏了这底线。眼下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那就是——守!

在历史的长河中,崇祯帝虽然历经十七年的艰难岁月,仍未能彻底扭转大明的颓势。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即便是短暂的一周,也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希望。他知道,只要北京城还在,大明的根基就还在,历史的篇章就还有机会被重新书写。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旨!李邦华带领着三十多位忠诚的官员,他们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朝堂,表达了对皇帝的支持。那些曾犹豫不决的官员们,在这一刻也终于明白了眼下的形势,纷纷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崇祯帝将随太子出行的大臣名单交由李邦华拟定,在皇帝心中,李邦华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这种时刻,那些想去南京避难的人,必须认清形势,站在李邦华这一边。

朝堂之上,时间仿佛凝固,半数官员在一瞬间跪地接旨,而魏藻德却面色沉重,如同乌云压顶,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对他而言,最明智的抉择似乎是将皇帝和皇子一并献给李自成。若能迫使崇祯皇帝退位,那将是他个人的盖世奇功,李自成定会给予他无上的荣耀与奖赏。然而,若太子成功逃脱,而崇祯皇帝坚守北京,局势将变得扑朔迷离。那时,他不仅无法邀功,反而可能遭受大顺的残酷打压。魏藻德深知,大顺对于那些毫无功绩的官员向来无情,一旦失去了投名状,他将无所依靠。

在这个政治的棋局中,少数必须服从多数。此刻,皇帝与多数官员都已同意太子南迁,此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魏藻德心中困惑,平日里的崇祯皇帝总是犹豫不决,今日却突然在朝堂之上做出了决断。

“陛下!”魏藻德试图唤醒崇祯皇帝心中那份曾经的犹豫与迟疑。

“朕意已决!”崇祯皇帝斩钉截铁地回绝了他,声音坚定而有力,继续说道:“前往南京的官员们,务必尽心辅佐太子;留在京师的,则要全力协助朕,共同抵御流贼的侵袭!”

“遵旨!”四十多位官员齐声应和,声音铿锵有力,如同战鼓擂动。

“接下来,朕要宣布第二件事。”崇祯皇帝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深不可测的计谋,“方才,朕已命人核算过,京营守军的饷银加上募兵的费用,尚有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国库空虚,已无银可用。为了抗击流贼,保卫京师,朕希望众卿能集思广益,为朕分忧。只要我们能筹集到百万白银,京师便可安然无恙!”

闻言,文武百官纷纷低下了头,仿佛不敢直视皇帝那期待的目光。关于银子的问题,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始终如影随形地困扰着大明王朝。国库每年入不敷出,若非万历一朝积攒的内帑,军饷早已捉襟见肘。

皇上命令他们凑钱,如何筹集?从何处筹集?

倘若他们能成功筹集到资金,我大明朝何至于被那帮流贼闹得鸡犬不宁,生灵涂炭?然而,眼见着满朝文武默不作声,崇祯皇帝面色一沉,却故作轻松地道:“既然诸位爱卿无计可施,朕倒有一计!”

愿闻陛下高见!内阁首辅虽然心中不甘,却也不得不与皇上合作。

那就是捐钱!崇祯皇帝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在朝堂上回响。

满朝文武再次陷入沉默,捐钱?这已经是自崇祯十六年以来,皇上提起过无数次的老生常谈。

崇祯皇帝眉头紧锁,看似急切,实则心中已有计较:哪位卿家愿意捐银?朕定当重重有赏,加官进爵!这分明是在说:朕已经给你们机会了,若是不把握住,那就别怪朕无情了!李邦华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深知此刻的局势,崇祯皇帝这是要动真格了。他朗声道:臣李邦华,自万历三十一年入仕以来,家中每一分一毫皆来自朝廷的恩赐。如今朝廷有难,臣愿将全部家产献出,以助剿贼,保卫家国!好!李邦华,你的忠心日月可鉴,朕定当重重赏赐!崇祯皇帝拍案而起,对李邦华的举动大加赞赏。

然而,内阁首辅魏藻德和他的党羽们听到李邦华要捐出家产时,却纷纷低头冷笑。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崇祯皇帝在卖官鬻爵的另一种手段罢了。他们嘲笑李邦华官迷心窍,不知时局已变。

如今大明已是风雨飘摇,就算筹集到再多的银两,也无法挽回颓势。他们暗自盘算着,与其将钱财白白送给朝廷,不如留着自己享用,早做改朝换代的打算。然而,他们却未曾想到,正是这种短视和自私,最终导致了大明朝的覆灭。

朝堂之上,崇祯皇帝的一句重重有赏,听起来如同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这不禁让人哑然失笑,感觉皇帝似乎在玩弄人心。紧接着,东厂提督王之心如同嗅到了机会,急忙跪倒在地,高声宣称:奴婢深受皇恩,愿捐出半数家产,以助剿贼!他表面上忍痛割爱,实则心中打着小算盘,保留了一半家产。这种财迷心窍的行为,哪怕是在皇帝的敲打下,他也舍不得完全放手。

崇祯皇帝见状,嘴角不禁抽搐,心中暗自腹诽:这王之心,真是个狡猾的家伙,被朕敲打一番,还敢保留一半家产,真是要钱不要命啊!然而,他脸上却强装笑颜,故作大度地说:王之心忠心可鉴,官升三品,以示嘉奖!

此时,王承恩也想捐钱,但无奈家底已空,兜里仅剩的十两银子根本拿不出手,只能在一旁懊恼不已,心中暗自叫苦。

吴孟明则想起了朝会前崇祯皇帝的召见,为了迎合圣意,也为了自保,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臣,愿捐银一千两!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喜上眉梢,高声赞道:好!吴指挥使官升一级!还有哪位爱卿愿意捐银的?一时间,众臣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捐银:臣愿捐银五百两,以解燃眉之急。臣愿捐一千两。臣愿捐八百两。......在李邦华的带领下,四十多位朝臣纷纷慷慨解囊,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然而,崇祯皇帝一算之下,却发现这些捐银从几十两到上千两不等,总数不过五万两!他心中不禁一阵失望,再次面无表情地问道:还有谁要捐银子的吗?此刻的朝堂上鸦雀无声,只剩下一片沉寂。那些尚未捐款的官员们,或用沉默表示反对,或用眼神示意自己无能为力。他们心中或许在想:让我们捐钱你这大明朝的江山,还能撑多久?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大明_开局徐家嘲讽_我杀敌升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