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都市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86章 晕轮效应

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86章 晕轮效应

作者:苍山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4-17 00:32:01 来源:起点中文网

研讨会会期定在11月22号,地点是北广校办综合楼会议室。

其实,原本会址是在北影厂的,可是董大校长亲自出马了,而且和齐磊还带着必胜的信念去的,那就不能由着你们了。

所以,董北国坚持要求在北广开会,而且理直气壮。

“什么就北影厂?都快黄摊子的破地方,开什么会?”

“再说了,分不清主次吗?谁是主角闹不明白是吧?”

把各路大佬气够呛,尤其是北影厂厂长。

这倔老头儿,脾气还不小!

不过,你拿他还真没办法。

北广现在热的烫手,据说马上就能增列副部级高校了。

别看董北国跟个老农民似的,到时候,人家就是副部级,有点吓人。

况且,组织研讨会的上面领导也默认了,并没有反对。。

这让参会的一众大佬心里有点画魂儿,再结合董北国那些话……

“什么意思呢?不会真的就是以北广为主吧?”

这让众人嗅到一丝不好的味道,更加的气弱三分。以至于开会那天,一个个气色都不太好。

有点懵,这上面组织开会,老董头儿还这么嚣张,直言北广是主角。不会真有什么变故吧?

……

“啥也不是!”

从采审办公室的窗户看下去,正好能看到各厂的领导,还有各个公司的老总在楼下聚集。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齐磊和董北国就爬在窗台上,往下打望,时不时还点评一下。

齐磊,“要不,放点水吧?这就吓破胆了,也太容易了。”

董大校长抻着脖子,砸吧着嘴,“是得放点水,就这么搞定了,上面该赖账了!”

齐磊好奇,“那这回…你想要多少啊?”

董大校长来了精神,“咱那足球场都多少年了?换个带看台的体育场咋样?”

齐磊咧嘴,“那不得千八百万的?”

董大校长,“解决这么大个问题,还不值个千八百万的?”

齐磊沉吟,来了句,“那文化小广场也得修修了,一起解决。”

“行!”

身后李长发、姚国远那几个采审办的人,听的直翻白眼儿。

姚大爷突然有点明白,为啥董北国那么稀罕小齐经理了。

董北国就是个老顽童,他和齐磊这个小顽童能玩到一块儿去。

而且下一秒,姚大爷就颠覆三观了。

本以为这一老一少就是在这儿看热闹,闲的蛋疼。

结果……

董:“八一厂老郑,应该是威望最高的。”

齐:“他和北影厂老王好像关系不怎么样,你看就远远的打了个招呼。”

董:“那帮民企的和国字头,还是不和。”

齐:“华宜和博那也在较劲!”

董:“看来,西北那几家厂要联合成立电影集团的传闻是真的!你看,那几个凑一块儿聊的还挺好。”

齐,“派系不少啊,各怀鬼胎!”

董,“儿童厂是不是可以拉拢一下?这事儿和他们关系不大,正好咱北广的动画学院还有项目,可以联合一下。”

齐,“我看行!回头您去聊,就说我出本子。”

董:“那这么看来,真没啥难度,分化分化就完事儿了。”

齐,“那第一天,你上还是我上?”

董,“一起上,先打懵再说!”

“行!”

……

“……”

“……”

“……”

身后一群人都傻眼了,倒是忘了,这俩不光是老少顽童,还是两只老少狐狸,都是杀人不见血儿的主儿。

赵岚悄咪咪的也朝楼下看了一眼,撇嘴心道,就这么一眼,就能看出这么多东西来?

好吧,就赵姐那一根筋,完全理解不了。

……

————

九点半左右,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齐磊和董大校长这才姗姗来迟。

两人推门一进去,登时满场皆肃,成了众人的焦点。

没办法,太显眼了。

在一帮西装革履的中老年大佬面前,突然出来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年轻,是啥效果?

华宜的王总心头苦笑,我秘书都比他大好几岁,那都是嫩的了。

再看董北国,老董头儿更另类。

但凡是北广的人都知道,一到冬天,董大校万年不变的棉布鞋、藏蓝的工布裤子,加一件土黄色的羽绒服,再搭个绒线帽,真的就和老农民差不多。

走到衣着鲜亮的众人面前,谁不得砸吧两下嘴?

山炮进城了……

就比如,华宜王总还是苦笑,比我爹还大好几岁,你懂什么商业?懂什么电影啊?

可是,不管你怎么吐槽,一老一少就这么大摇大摆地上了主席台,往最中间的位置一坐。

董北国就像没看见所有人都盯着他似的,端起茶缸子,吹了吹,那叫一个悠闲。

齐磊则是支着下巴,低头看资料,看了好一会儿才抬头。

见大伙儿还盯着他呢,“开始吧!”

下首一众人等听罢,想上去把他踹出去,真把自己当干部了?

你还别说,齐磊还真是个干部,副处级采购经理呢!

……

像这种专家与行业头部代表参加的专题研讨会,是有标准流程的。

齐磊这一说开始吧,组织研讨会的工作人员就照标准流程走了。

先是传达一下上面的指示精神,确定议题,展望一下研讨预期。

然后,就可以请各个代表上台来演讲发言了。

比如,各电影厂领导、演员、导演、编剧,以及幕后代表。

再比如,私营负责人,以及投资人等等。

这个过程很漫长,每个人都代表着各自群体,所以要阐述立场,发表个人看法等等,每个人都差不多半小时起步。

今天上午加下午都不一定够使,可能明天一整也要交代进去。

不过,开会其实和上大课差不多,研讨会嘛,不是什么急活儿。

所以,差不多就是四十五分钟一小歇,一个半小时一大歇,而且还有专用术语叫——茶歇。

就是大伙儿上上厕所放放风,活动活动筋骨之类的。

等发完了言,就是分组讨论,再大会集体讨论统一意见,总结会议成果。

总之,挺磨人的。

因为北广的发言顺序在最后,压轴嘛.!

所以,这两天,老董和齐磊基本上就是坐这儿听别人说车轱辘话。

而这里,又到考验功力的时候了。

其实,这和职场上领导开会没什么区别。外行会觉得,这帮人拿的都是一份稿子,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就拿这次研讨会来说吧,每个人上去先唱高调,再讲贡献和努力,最后展望一下前景。至于人个意见,代表的同行意见,外行根本听不出来的,感觉全是废话,正经的一句没有。

其实,不然!

尤其是这种官方组织的研讨会,没人会把“我反对香港电影进内地”,进来之后对内地同仁有什么危害,这些挂在嘴上。

具体是什么心态,什么态度,得内行去听,都揉在稿子里了。

而且,别看这些人都是反对,董校长和齐磊确实是孤立无援。

可是仔细听,你会发现,其实他们这些人的立场也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各大电影厂。

他们反对的是香港的制作团队进内地,但是对于港星到内地来发展是持积极态度的。

对他们来说,雇谁当男女主角都一样,制作团队别来抢饭碗就行。

而演员代表正好相反,他们倒希望香港的制作团队进来,能提供更多的出演机会,但是对于港星来抢饭碗的事很抵触。

至于编剧导演,则是完全中立。

随大流反对一下,但是真正反对的意愿不强。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的导演也好,编剧也罢,纯靠市场规律吃饭的少,靠本事吃饭的都少。

绝大多数是靠体制,他们都各自有各自相熟的电影厂、利益圈子。

所以,港星也好,幕后团队也罢,对他们个人其实没什么影响。

至于那些私营电影公司,那就是一切都反对了。

不管是港星,还是幕后团队,还是其它他的,最好什么也别进来!

这么大一块蛋糕,让我们自己玩多好,想做大就做大,想做小就做小。

甚至,可以把内地电影、娱乐做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董北国和齐磊听了几个发言,一直到中午,临近午餐时间,台上华宜的王总正在那儿慷慨激昂呢!

属他的演讲发言最激烈,最露骨。

“中国电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经过几十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了一些起色!”

“这是中国电影人集体努力的结果,不能被外人否定!”

……

“而香港电影,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已日薄西山!”

“而且,香港电影的很多类型片和文化元素,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我认为,让他们进到内地时机并不合适,甚至有点自毁长城的味道!”

“这会把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的商业氛围,毁于一旦!”

瞥了一看董北国和齐磊,“某些人,借题发挥,以为拍了几期过家家,就懂娱乐了。”

“上过几个镜头,就懂电影了?”

“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

嗯,就差直接指着董北国和齐磊的鼻子骂娘了。

齐磊和董北国对视一眼,这就忍不了了。

没事儿董大校长都找找茬儿呢,何况你都开始骂娘了?

“先停一停!”

董北国突然出声,吸引了满场的注视。

台上的华宜王总一滞,心说,怎么个情况?骂上火了?

笑吟吟的,“怎么?董校长有话要说?”

“对!”董北国点了点头,看向众人,“本来没到我们北广的发言时间哈!不过,听了几位的发言,我觉得有必要提前说一说。”

王总,“董校长要说什么?”

结果,董北国皱皱着鼻子,“咱不管你们是电影厂也好,还是演员也罢,还有这个什么王总啊?”

“说了半天,都是商业考量。”

“什么市场啊、前景了,商业规律的,跟我们没关系!”

“……”

“……”

“……”

众人都是一愣,这可就不像是和和气气的开会了哈!

只闻董北国继续道,“要真研究什么市场、商业规律,那得常老、孙家志、穆正明他们来开这个会。”

“要我们北广搞传播学的来干什么?”

上面提到的这三位,都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

底下众人听的直咧嘴,心说,你口气不小,这三位是你说请过来就请过来的?

结果,董北国一偏脑袋,对齐磊来了句,“照这个开下去,给你常奶奶去个电话,让她来算了!”

齐磊,“老太太感冒了,别麻烦她了。”

“……”

“……”

“……”

众人眼珠子没瞪出来,还真有关系?

登时眼神都变了。

别人不说,常兰芳,那可不仅仅是经济学家那么简单啊。

下面突然有些骚动,怎么把常老太太搬出来了?不讲武德呗?

好吧,就是不讲武德。

按说,不应该这么鲁莽,可是上面都把北广撩在这儿了,董北国自然得放开手脚,先震一震这帮人再说。

见大伙儿的气势弱了下来,连台上王总都有点懵。

董北国继续声色厉敛,“之所以叫北广主持开这个会,自然有上面的道理!”

“说明在电影艺术这方面,传播学、社会学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不能光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嘛!”

这里面,董大校长又耍了两个鸡贼。

第一,他说北广主持开这个会…好吧,上面可从来没说过这种话。

这是给研讨台定调呢!

第二,他说“要”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将要”,更不“会”,又是一个笃定的语气,直接设置了一个议程。

说不说的,老董也是半个传播学达人了。

而就在下面一众人等,头脑发懵,差一点就掉进董北国的【议程设置】里的时候,董北国又扔出一句,“你们谁知道【晕轮效应】?”

下面人直接傻眼了,晕,晕什么效应?是个什么玩意?

脑子里登时升腾出这个疑问,然后,彻底掉进董北国的议程里出不来了。

面对一脸懵的众人,董大校长满脸鄙夷。

“啥是【晕轮效果】都不知道,你们就敢做电影?”

“唉!”长叹一声,“瞎搞!”

所有人都是脸一阴,你会传播学了不起啊?

北影厂的王厂长黑着脸,“那请董校长给咱们讲讲,什么叫晕轮效应?”

董北国鄙夷,“这点小问题……”

“来!齐老师,给大伙儿讲讲,什么叫晕轮效应。”

齐磊差点没笑不出声儿。

如果他没猜错,董大校长对【晕轮效应】的理解仅限于四个字儿——晕轮效应。

这个词儿都是进会议室之前,齐磊临时告诉他的。

而且,董校长装过了,晕轮效应是心理学理论,不是传播学。

幸好下面没人懂,不然就露怯了。

“咳咳。”清了清嗓子,整理了一下思路。

“简单来说吧,【晕轮效应】是人类社会大多数偏见的来源!”

“也可以说,是对普通人,以及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一条理论,同时也是最实用的一条理论!”

说通俗一点,晕轮效应诠释的就是“偏见”。

晕轮是什么?是太阳、月亮在特殊天气行程的光环,北方叫“风圈”

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就像太阳、月亮的光辉,在晕轮之中被无限放大。

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小到对一人一事的认知和评价,大到对一国、一文化的认知和臆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直到最近两年,新冠爆发。我们才算彻底认清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才算看到了大米利坚原来不过如此。

那些曾经崇洋媚外的国民,有一部分才算清醒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西方是直到这两年才这样的吗?

不是,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

只不过,以往那些不堪、丑陋、弊端都隐藏在日晕之下,我们看不到而己。

那看不到的原因是因为以前隐藏的好?还是没人爆料出来?

也不是,是对西方先进社会的偏见,使这些丑与恶的部分被我们自动过滤掉了。

这就是某一方面的优秀特征掩盖了其它特征。

所谓“一白遮百丑”,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来都不缺少披露西方问题的新闻,也从来不缺少清醒,敢言的人。

可是,因为偏见,也就是晕轮效应,使这些声音形不成舆论。

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其实也经常陷入晕轮效应。

一个漂亮女孩儿,可以让你不清醒的认为她所有的地方都是优点,都是是你喜欢的。

一个长相讨厌的人的,可能给你带来厌恶,从而经常用不好的揣测评估这个人。

这种隐藏在晕轮之下的行为,会让大多数人,在遇到大多数需要判断力的社交与处事之中,陷入不理智。

尤其是养成习惯,全凭好恶来判断事非。

这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说新冠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正面影响,那应该就是让相当一部分陷入晕轮效应的国民因而清醒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西方文化、西方社会使我们陷入晕轮,使一些人对西方抱有幻想,演变成“崇洋媚外”。精美、精日、精韩,甚至精印,甚至变成恨国党的根源在哪儿呢?

也就是:“因为一个特征,而掩盖其它特征的那个特征是什么呢?”

相对于普通民众,其实就是:

好莱坞电影。

日漫、韩剧。

麦当劳、肯德基。

一车传三代的丰田。

还有洋奢侈品等等,这些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特征。

当然了,不是说这些东西要不得,没那么狭隘。

有一部分人,接触这些特征并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会彻彻底底的陷入到晕轮的光环之内。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