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都市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87章 毛骨悚然

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87章 毛骨悚然

作者:苍山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4-17 00:32:01 来源:起点中文网

之前洞察模型结束之后,齐磊和老秦聊的就是【晕轮效应】。

当时,有一组数据让老秦很好奇。

十六班的特殊任务就是美化倭国,连番轰炸下来,收效甚微。

可是,转机出现在学校小卖部换商品之后。

一大批倭国漫画,还有高档文具,进来之后,虽然卖出去的不多,可是问卷调查中对倭国的态度却有了明显的提升。

老秦不明白根源在哪儿,齐磊告诉他,这就是【晕轮效应】。

二中学生看到倭国漫画、高档文具,将之当成了倭国的整体特征,潜意识里认为倭国各方面都好,至少比我们强太多了。

而且,这种潜意识是不理性的、盲目的,甚至是极度偏激,它会辐射到有关倭国认知的方方面面。。

一些心智不成熟的,甚至会生出保护意识。

保护倭国,其实就是在保护潜意识里对倭国漫画的美好幻想。

那为什么老秦印象那么深,进而促成了这次研讨会呢?

因为当时,齐磊就是拿娱乐圈给老秦举的例子。

齐磊告诉老秦,娱乐业的发展即便再快,也要必然经历的几个阶段,什么潜规则、资本乱象,那是逃不开的。

细数好莱坞、倭国、韩国、香港等地的娱乐产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并不稀奇。

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娱乐产业发展的比较晚,咱们乱的时候,日韩欧美却已经到了成熟期。

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制度和经验,是必然要完爆内娱的。

但是,当好莱坞大片比你拍的好,日韩偶像比你的更前卫,更懂怎么抓住粉丝的心,晕轮效应就显现出来了。

要知道,娱乐、影视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文化输出,没有之一!

西方的民主自由、英雄主义、西式价值观会通过影视作品和偶像一股脑的甩进来,拦都拦不住。

甚至,染着五颜六色头发的“娘文化”、“中性化”,也会跟着甩进来。

这个时候,内娱是无法抗衡的。

内地的这些明星,不是说素质不行,而是整体包装就差了一大节,影视水平、内容也差了一大节。

和日韩,以及欧美的娱乐偶像一比,就像土包子。

太突出了!会被年轻人定义为日韩、欧美的主要特征。

而晕轮效应就是一个主要特征,掩盖了其它特征,从而形成偏见。

其实,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影响,也是晕轮效应造成的。只不过,和国内形势正好反过来。

国外是,如果瞧不起你,那不论你怎么优秀,都瞧不起你。

而国内是,太瞧得起了,不轮你怎么摆烂,都视而不见。

别小看这种偏见,就拿国内来说,那一代的年轻人开始是哈韩、哈日,向往西方。

后来有多少演变成了恨国恨党?精日精美?又有多少人给我们的崛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老秦听完之后,心惊肉跳。

仅仅只是一条心理学理论,还从来没有人会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它。

也因此,老秦印象很深,导致齐磊在香港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没说几句,仅仅只透漏了一点点意思,老秦就全明白了,而且在有意推手。

道理老秦也清楚的很,港娱有成熟的娱乐体系,完备的工业化水准,以及成熟的经验。

引入内地,只要把港圈的那几个毛病克服住,再安抚住内地的娱乐行业,那对娱乐作品的整体水平、行业的规范化,都有很大的好处。

起码,不会像现在一样,让日韩、欧美的娱乐文化在内地这么突出。

年轻人有自己本地的娱乐内容可以消费,也就不至于过于迷信外来娱乐。

当然了,此时此刻,齐磊和董北国在台上讲【晕轮效应】,可不是为了让底下的人也和老秦一样,忧国忧民,为大局着想。

底下的人也不可能想那么多,多是生意人,眼里看的还是利益。

所以,齐磊在这儿讲传播学,不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而是吓唬他们。

大概说了说什么叫【晕轮效应】,至于和老秦说过的那些话,预见的那些影响,齐磊一概不提。

导致台下的老板们,是一脸懵啊!

越听越懵呢?晕轮理论,到底和港圈进内地有啥关系?

呵呵,要的就是这第效果。

听不懂没关系,可以猜。

上面让两个行外人来主持研讨会,还讲传播学,这就足够他们琢磨琢磨了。

只要你琢磨就行,那这个会就不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谈问题了。

要是等你们一圈儿人都发完了言,个个说的都是利益,说的是市场,那就完蛋了,董北国和齐磊两人翻不了天的。

得让他们知道,这个会,主角是传播学,不是市场,也不是经济,更不是你们心里那点小九九。

就这样,齐磊含混其词的讲了一大通。

底下人一脸懵,台上的董北国却得意的不行。

四顾全场,发现有的人还是听懂了的,有的人听懂了也装没听懂。

待齐磊讲完,董大校长嘿嘿一乐,“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大伙儿回去也研究研究。”

看了看表,“到点了,下午继续!下午……”

看向齐磊,“下午说点啥?”

齐磊都笑了,董校长这是要把研讨会变成传播学课堂呗?

不过也挺好,别的不敢保证,传播学他能讲一年。

“下午就讲讲【文化休克】吧!”

董北国心说,啥叫文化休克?没听小廖他们说过啊?

不过嘴上,“那行,就这个了!啧啧,这个就利害了。”

说完,抬屁股走人。

还在台上杵着的华宜王总眼珠子没瞪出来,什么就下午继续?我还没说完呢!

可惜,董北国已经率先起身离场了。

其他人一看,“主角”都走了,那就散呗!

留王总在台上凌乱。

出了会议室,董北国和齐磊转身就进了校长办公室。

好吧,斜对门儿。

董北国颇有种首战告捷的姿态,“吓唬住了吧?”

齐磊呲牙,“差不多了,没看华宜的王老板脸都绿了吗?”

董北国,“那就好,不然后面的会没法开了。”

齐磊也是这么觉得,研讨会,上面不光要看结果,还要看态度。

如果一些问题可以在会上借机解决,老秦那边实施起来会省掉很多麻烦。

正说着,有人敲门。

“进!”

董北国和齐磊不约而同的看向门口,让人意外的是,推门而入的是两位厂长——八一厂和北影厂的郑厂长、王厂长。

两人一进来,就笑脸相向,“董老,齐总都在呢啊!我们来坐坐,不知欢不欢迎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董北国却是没法再端架子,把两人让进来,亲自泡茶。

四个人落坐之后,起初是闲聊,铺垫甚久,二人才道出来意。

北影厂的老王先开口,问的是董北国,“董老,刚刚会上说的【晕轮效应】,是不是指外来影视作品会影响国人对西方的判断?”

董北国和齐磊听了,都是一挑眉。

要知道,刚刚齐磊只是做了一个名词解释,可没往深了说,老王居然能想到这一步。

董北国笑道,“王厂长有远见啊!”

只见老王一摆手,“远见谈不上,实属凑巧。”

苦笑道,“这么说吧,我当年学的就是新闻,浙传出来的。”

“哦!”

那就难怪了,原来是内行。

王厂长来的目的,其实也不是探讨晕轮效应,他是来探口风的。

怎么说呢?

他既然知道什么是晕轮效应,也联想到了在会上说晕轮效应的目的,那也就不难想到,如果是上面授意北广在会上谈这个,那上面应该是已经采纳了北广的建议,有心引进港娱了。

确定这个消息,对王厂长来说很重要。

要知道,北影厂应该是内地所有电影厂里面混的最好的了。

他们当然也不希望有人来抢饭碗,可是如果是上面的意思,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算有人抢,对北影厂来说,也就是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问题,起码生存上没有太大压力,顶多日子不好过呗!

但是,王厂长还是天真了,就董北国那股精明劲儿,能让你套出来话?

一通太极打下来,王厂长感觉什么都问出来了,又什么都没问出来,就很迷糊。

至于八一厂的郑老,也是来套话的,只不过出发点和老王不太一样。

依旧是处境的问题,八一厂不愁没片子拍,也不存在活不下去的问题。

他们比北影厂还轻松,光是军内、党内的拍摄任务就忙不过来呢!

郑老关心的也不是【晕轮效应】,做为军人出身,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与生俱来的。

他关心的,是【文化休克】!

这词儿虽然他不懂,但是听着就挺吓人。

“老董,你给咱讲讲,咋个叫文化休克?”

郑老也是西北人,与董北国算半个老乡。

董北国一听,我讲?我也是刚刚听说这个词儿啊!

不过,既然人家问着了,那硬着头皮就说呗!

好在,这个专业名词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

“老郑大哥!大概意思吧…文化休克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是根基啊.!一旦陷入休克……”

无意间瞥了一眼齐磊,就见这小子不着痕迹的跟他摇头,意思是,“你可别说了!!”

可是,话都说了一半儿了。

董北国:“……”

“这个这个……”突然想起,廖凡义、齐磊他们之前聊天儿,说的是【休眠效果】了。

大概意思挺近!

“这个这个…休克,顾名思义,就是东西方文化对碰,咱们有可能……”

齐磊一听他这开头儿,翻了白眼儿,你快停吧!再说下去,我都圆不回来了。

强行结果话头儿,“董校长的意思是,【文化休克】,专业解释叫:跨文化交流时,原本熟悉的东西突然变得陌生起来,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也随之而来。这种形式,被称之为【文化休克】。”

这时,北影厂老王开口了,“齐总的专业知识,不得不说,扎实啊!”

转向老郑,“郑老,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所谓文化交流,就拿东西方文化交流来说吧!我们都知道,西方人见面喜欢拥抱,法国、意大利还有吻面礼。”

“认知上都是稀松平常吧?也觉得没什么,人家的礼仪和咱们不一样而已。”

“但是,当你真的面对一个法国人,他上来就要和你拥抱,还要亲你的脸,你就会很不适应。”

“这就叫文化休克。”

郑老一下明白了,“哦,这么回事儿啊!”

董北国,“郑老,你没学过传播学,很正常,这玩意对一般人来说挺生僻的。”

他还装了把明白人。

对此,郑老也只是礼貌的笑了笑,“挺有意思的。”

看向齐磊,“照这么说,这个【文化休克】和咱们电影有什么关系吗?”

此时,三个人都看向齐磊,等着他的答案。

连北影厂老王也不明白,这里提文化休克到底有什么意义。

只见齐磊端正了一下身子,“其实.,电影也好,歌曲也罢,还是电视剧,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都是传播媒介。”

“而输出的,其实就是文化。”

三人点头认可。

齐磊继续道,“这里提【文化休克】,是因为我们已经处在文化休克之中了。”

郑老和老王一听,同时眉头大皱。

已经处于文化休克之中了?那…那有什么问题吗?

像齐磊说的,东西方文化碰撞,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礼仪、形制产生休克、不适应,这不正中下怀吗?

而齐磊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三人毛骨悚然。

“二位想错了,我们的民众休克的不是西方文化,而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产生了陌生感,产生了不适。”

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不适、陌生!?

吓人不吓人?

意外不意外?

可是,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的这个年代,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那个年代,可不像二十年后,有汉服节,年轻人穿着汉服上街,抖yin发个历史段子,都夸咱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都在争辩是李白才冠古今,还是苏东坡技高一筹。

科普哪一个战争年代的英雄、鞠躬尽瘁的功臣,大家都感慨万千,甚至会哭一鼻子。

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最势微的时期,很多人真的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感到陌生、厌恶、不适。

郑老:“……”

老王,“……”

连董北国都瞪圆了眼珠子。

有些东西不总结出来,大家都容易忽略。可是一旦被点出来,真的是让人脸色煞白。

此时,齐磊看着郑老和老王,“两位长辈,我知道,这个研讨会对二位来说,其实结果如何并不是很重要。”

“说白了,就是随大流儿,不犯错就好了。”

“可是,二位都是有担当的长辈,我就说两句掏心窝子的吧!”

“内地的电影产业、娱乐产业,确实不需要香港输送血液,我们自己做,小心一点,有个十年二十年也就走上正轨了。”

“这期间,必然要经历**与低谷,疯狂与盲目。”

“这都没什么,哪个国家的娱乐产业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也就是这十年二十年,使得我们没法对当下的休克状态提供助力,甚至还要帮倒忙!!”

“但是,如果我们能接手香港的娱乐工业,再加以改造,我们就能省掉这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对于民众对自己文化休克的乱象,开始行动!”

说到这儿,齐磊直视二人,“二位都是搞电影的,你们比我更清楚,电影作品的宣传和传播效果,到底有多恐怖!”

二人:“……”

郑老陷入了沉思,他在想,齐磊说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而老王……

老王后悔进了这个屋,被架在这儿了!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少……

就攒着吧,老苍现在也没啥好办法。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